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换个角度看中国:和“英国同事”的交流

看到了很多的信息,也引发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不管如何,这样的文章都让人看着喜欢,特别是一些国外的观点和思考,不再仅限于来自BBC、FT、CNN之类的有立场的媒体,哈哈。那些怎么看都不对劲。

From Evernote:

换个角度看中国:和"英国同事"的交流

Clipped from: http://bbs.tiexue.net/post_6928933_1.html

文章提交者:麻山种玉 加贴在 环球风云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3-0-1.html
 
作者gruddy
作者是一个留学英国的科学家,这个帖子记录了他和英国同事—— 一个英国科学家的关于中国的交流,精英与精英间的对话,楼主从其中学到很多东西,因此转来与众兔子分享,如果有看过的人就请无视啦

以下为正文:
前不久刚从维也纳召开的EGU2010会议回来。这次会议比较久,大家都很疲惫,所以会议之余没事就会和同事聊天打屁侃大山以作消遣。我和同事Jamie私交非常好,没事就在一起聊天,最后大部分聊天话题都转到了中国上面。看看一个外国科学家如何看中国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先介绍下Jamie的背景,这家伙是英国某大学某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即将毕业,学术上小有成就(比绝大多数英国博士研究生成就大),喜欢思考,工作努力上进。 当然这并不是说Jamie这样的外国科学家对中国就有什么特别大的兴趣,只是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他身边有个来自中国的同事,当然他就会很乐意挑起关于中国的话题以此来了解对他来说神秘未知的中国。 这个帖子也就是记录在维也纳的一周我和他之间的一些交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第一次关于中国的交流发生在我们翘掉会议开幕式去逛维也纳市中心。 到了维也纳当然得去看看施瓦洛士奇的总店, Jamie这家伙也想给女朋友带一件漂亮的水晶饰品回去。施瓦洛士奇总店四层楼,包括一层地下室,在维也纳市中心最中间最繁华的地方。首先挑起他好奇心的是店里最贵的一件商品,一个水晶做的中国龙,红色,标价15000欧元, 而且很有趣的是和标价比起来,这件中国龙上面的水晶镶嵌的并不是很多。Jamie最开始不认识这玩意,只觉得挺漂亮的,听我说了才知道这是一条中国龙,他挺感慨的,因为欧洲旅游者到别的国家,能买的起15000欧元的装饰品的凤毛麟角,而这件中国龙明显就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可见中国消费者只富裕。据此,他得出结论,中国人都挺有钱的,所以最近媒体上叫叫嚷嚷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富强的国家看样子是真的。我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跟他说,其实并不是这样,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欧洲人富裕,只是能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都是有钱人,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对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来说,15000欧元的装饰品可以接受。 自此,jamie对中国的好奇心就从龙开始了。 首先他对龙很感兴趣,问我龙在中国代表什么, 我告诉他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所以对中国人来说龙代表祖先,同时龙也是幸运和强力的象征(不好意思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一个老外解释吉祥的具体意思),也代表着守护。Jamie很有兴趣的问我这么说来龙在中国文化中应该是神,我告诉他这么说也没错,通常认为龙是海洋和一切水域的神灵。这么一说,搞出一个gap,Jamie兴致盎然的问我,如果龙住在水中,那他们怎么喷火。我听到这个问题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告诉他中国的龙不喷火的,比起西方的龙,中国龙更像魔法师。然后Jamie问我为什么龙是红色的,而且中国国旗也是红色的,另外HSBC(汇丰银行)的标志也是红色,是不是红色在中国代表幸运。这点倒是挺容易解释的,我直接告诉他,红色在某些时候象征着火,确实有幸运的意思(红红火火),但是国旗是红色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中国牺牲的英雄们,红色是血的颜色,国旗是红色是为了提醒每个中国人牢记那些为中国牺牲的先烈们。这种对牺牲精神的尊重倒是让Jamie感触良多,后来也多次和我提起。
第二次是一天会议日程结束后我们决定步行回酒店,路上没事就聊天,谈起了之前阿克毛在中国被执行死刑的事情。 Jamie问我中国是不是还有死刑,我当时没听清,以为他问中国是不是准备废除死刑。我就很直白的跟他说只要中国传统还保留一天,死刑就不可能废除,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所谓司法正义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任何罪犯都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对等的代价。Jamie说我听错了,然后说这点倒是和西方国家很不一样,不过他也没具体解释西方国家关于司法正义的理解,只是他觉得中国的这种司法正义也相当有道理(具体理由他也有谈起一些,稍后介绍)。
既然提到这个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的问题,我也不介意再多说一些,他问我中国的犯人如何服刑,我告诉他在中国,犯人在监狱里必须劳动和工作,并且接受军事化管理,这是强制性的,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无辜者没必要纳税养活那些犯罪者,他们必须自己养活自己,除此以外,军事化管理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违反法律的人出狱后习惯于生活在某种社会规则之下(rule),比如说法律。接下来他的回答确实让人很让人吃惊,他说在英国,囚犯不像是服刑而更像是享受假期,他们什么也不用做,除了不能离开监狱之外。 纳税人付钱养活他们,所以比起英国的制度,他更希望英国能有一套中国这样的监狱系统。关于这点,我告诉他因为西方国家比较关注罪犯的人权而在中国更关注受害者及其亲友的人权,现代社会没人能私自对伤害自己的人报复(revenge),所以中国确立一套司法系统来做到这一点。Jamie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司法系统比西方国家更加合理且公平。但是他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他认为死刑一旦出现误判冤案造成的后果就无可弥补。我解释说中国的死刑执行必须最高法院审核通过才能执行,而且犯人也有上诉权,冤案错案任何国家都有,英国也有,造成的后果也不比中国来的轻,而中国通过这种方式最大可能的避免错误执行死刑,Jamie对此也表示赞同。
这点上倒是蛮有趣的,因为当初阿克毛被自行死刑的时候,英国网上网友舆论基本上一边倒支持中国,而且很多人呼吁英国应该恢复对谋杀罪和贩毒罪执行死刑,但是我之前从未遇到一个人如此明确的在我面前表达这种观点。

这次说说我在国外的生活,也根据一些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讨论下中国和西方国家是否就是天然的"敌人"。

在西方国家当中,对华人而言,英国算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 主要特别在三个方面:
第一,英国是英语国家,而受过教育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华人到英国不需要特别再学什么其他语言,而且相对美式英语而言,英式英语语速较慢,发音比较清晰,因此华人到了英国,只要具有一定英语基础,那么相对其他英语国家而言,华人更容易适应当地语言环境。
另外,英国的研究生制度很特别,硕士只要一年,攻读博士学位可以从本科毕业就开始(不需要硕士学位),而且博士学位仅需三年(理论上),英国博士毕业时间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只知道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博士学制,也就只跟这四个国家对比)毕业时间卡的很紧,也就是说学制要求三年,大部分规定时间内毕业,实际上极少有超过四年,最长六年(六年的凤毛麟角)。 因此,英国成为很多家境较好的华人学生的首选留学国家,也因为这个原因,英国的华人学生特别多,基本上稍大点的城市满大街都可以看到华人。
第二,英国曾经是香港的宗主国,因此有很多香港人移民到英国,并且融入当地社会,也因此香港移民把很多华人的风俗和传统带到了英国,并使得英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风俗习惯比较了解。 举个例子,在英国说到fengshui(风水),很多英国人都对此有所了解(当然了解的不深,大部分还停留在华人的房屋要坐北朝南之类的浅显东西上面); 再比如说中国新年,中国的生肖,这些大部分英国人都接触过并且有所了解,英国社会对这些华人的风俗习惯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尊重。 曾经有个在学校accommodation office打工的华人女孩说过,住学校宿舍的,如果想换房间,直接跟学校说嫌房间风水不好就可以,只要学校宿舍还有腾挪的余地,学校会无条件并优先满足这样的要求。
第三,众所周知,英国人相当强调礼仪。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英国人这么强调礼仪显得有点虚伪,不过LZ不这么认为。大部分情况下,因为英国人强调礼仪,因此即使华人做出什么他们难以理解的事情,他们也会在礼仪范围内从表面上去包容,至少不会因此跟华人其强烈的冲突。而冲突的减少使得英国当地人相对而言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华人的风俗与思维习惯,一旦相互了解加深,冲突的可能性就更加减少,从而提高了华人与当地人交朋友的可能性,而深入的交往又促进进一步的了解,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由于这三点,很多英国人都有那么几个华人朋友,特别是年轻人(因为念过大学的年轻人都接触过华人学生,特别是英国大学很多会刻意让不同国籍学生混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不同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了解)。 据说比较有华人朋友很多的英国人,收到的华人朋友送的中国风的礼物能堆满家里的储藏室。
但是话说回来,英国人的思维依然是典型的西方人思维。那么依前面提到的三点来看,其实西方人是很有可能对东方的风俗,传统还有思维方式更加理解,从而减少和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冲突的可能性。

举几个LZ身边的例子。第一件事让我明白即使西方人对中国了解比较深刻了,但是出于传统价值观的不同,西方人依然不能完全认同中国人的一些观念,但是这种不认同是建立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也就有了求同存异的可能性。我刚到英国的时候,曾经有个同事抱怨过,她说,你们中国人总是认为中国是"大地中央的国家(the country of the centre)",因此总是不关心其他国家的事物, 但是你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了,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己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需要你们中国的介入。中国人传统观念认为决不能插手别国内政,因此不会管别的国家如何处理自己内部事务,但是西方人认为当一个国家搞不定自己内部事务的时候,强大如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主动介入。但是同时这个同事也说她能理解中国不干涉别国的立场,因为她知道很多时候外来国家的干涉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而不是得到解决。

第二件事,中国文化是否对于西方人来说一点吸引力也没有? 当然不是这样。我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研究太阳物理的意大利博士生,他在英国一个太阳物理研究极强的大学。一次无意中聊天,我问他为什么不在意大利求学,结果他说,因为他是一个道教徒,而他父母都是很虔诚的天主教徒。 他父母一直希望他能改信天主教,也对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他在意大利也能感觉到整个社会给他的压力。 他为了逃避这种压力,保持自己的信仰,跑到英国来攻读博士学位。 他和我谈起一些道教经典(当然是英文版和意大利文版),有很多LZ听都没听说过(LZ自认对道教还是挺感兴趣的,也通读过不少道教典籍)。

第三件事,一些在观念上有根本冲突的东西,是否西方人就完全无法接受呢? 当然不是这样。 大家都知道,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计划生育很不待见,大部分西方人都认为这样很不人道。 有一次一个同事跟我谈起这个,她就很直白的说,她认为计划生育不符合人权,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中会觉得孤单。 我也想看看能不能转变她的观念,就查找了一些资料,包括计划生育前中国的平均生育率,中国当时的人口基数,平均一代人的繁衍时间,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平均粮食产量。 这些东西可以很简单的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计算出中国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的话,到21世纪中叶中国绝对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然后我给她看我的模型和计算结果,然后问她,如果中国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的时候,我们总不能看着自己的人饿死,那除了发动对外战争来获得土地和资源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吗? 如果中国一定要不顾一切的发动对外战争,以中国的力量来说是不是极有可能成功? 结果她也无话可说。然后我告诉她,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为了确保不用对外侵略也能养活所有的人,也是为了避免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灾难,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生育可能确实不太符合人权,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说,计划生育最大限度保证了活着的人的生存权,包括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人权。 对这一点,这位同事也不得不同意我的观点。

最后一件事,西方人就真不能和中国同一立场吗? 其实并非如此。 可能大家都会奇怪,之前阿克毛被执行死刑的时候,为什么英国也就象征性的抗议了一下(好像就只有推迟人权会议)。其实并非出于中国的压力, 如果有留意英国国内一些论坛的朋友可能知道,当时阿克毛被执行死刑的时候,英国国内网上网友的评论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支持中国。当然这些支持中国的言论所持理由不尽相同, 有些人认为英国不应该干涉另外一个国家的司法,这不符合文明国家的原则,有些人认为说阿克毛是神经病简直是扯淡(这部分人认为阿克毛的家人不可能让一个精神病人独自在波兰生活六年,而且神经病不可能带着4公斤毒品飘洋渡海跑去另外一个国家),有些人认为英国对毒贩和杀人犯废除死刑是巨大的错误,给英国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英国社会毒品泛滥,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遇到毒品交易或者有人兜售毒品,当然是软毒品),英国政府应该效仿中国恢复对毒贩和杀人犯执行死刑, 一部分人认为英国政府要求中国赦免阿克毛死刑是出于人权理由,但是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了,那就是无视那些瘾君子的人权, 也有人认为阿克毛既然能到中国贩毒,那将来很有可能在英国贩毒,中国对阿克毛执行死刑就避免了这样一个毒贩跑回英国害人,中国做了英国人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所以英国政府应该对中国表示感谢才对。最有意思的是当时英国有人在美国贩毒被抓,按照美国法律被判刑,一些英国人认为英国政府指责中国只是出于"政治正确",如果真的是出于正义和人权,那英国应该在指责中国的同时也指责美国,可是英国政府并没有这么做。这些网友大都市英国的选民,英国政府和媒体得罪不起他们,因此阿克毛这件事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在阿克毛的新闻下看到的最多的评论就是"Well done, China"。


但是说到底,毕竟中国和西方国家很多核心价值观还是不一样,因此西方人能理解中国人的想法不代表他们就能认同这些想法,隔阂始终存在,只是这些隔阂不会造成你死我活的冲突而已。
继续说下之前那个关于龙的话题。 其实说完关于中国的龙之后,Jamie面带诡异笑容的问我中国的龙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种神话传说。 我想了想告诉他本来大家都认为中国龙只是神话传说,但是前几年有人报导说在青海发现很像龙的生物,只是到现在也没人逮住那条疑似龙的东西。Jamie想了想, 然后就说,这么说中国龙和英国的尼斯湖怪一样,可能有人看到, 但是没法拿出明确证据证明是否存在。 我就告诉他其实在中国人心里,龙是不是真实存在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这只是一个精神象征而已(symbol of spirit), 这么说他就能理解了。 说起龙的话题, 我问Jamie,是不是在西方龙是邪恶的生物,好像国内大家都这么说。不过Jamie很明确的告诉我并非如此, 很多西方人都认为龙是一种中立的生物,谈不上邪恶还是善良, 不过龙在西方往往代表着强力。 他这么一说我多少能有点理解,因为他曾提到过他老家在威尔士, 威尔士的象征就是红龙,而苏格兰的象征是一条绿龙,这么说起来至少英国人是不会把龙当做邪恶生物的。
有一次在地铁上和Jamie聊起教育的问题。最开始还是讨论一些学术问题,然后就感叹起现在搞空间科学研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写程序上,然后就聊起了一些编程的心得。Jamie突然说,K(K是我名字的首字母,以后对话中用K代表我),你应该去给本科生上计算机课,你应该和他们分享你的知识,这样他们可以学到东西,你也可以得到报酬。我说我不太熟悉英国的教学方式,因为我是直接到英国念博士,不用上课的,所以在英国的时候从来没正儿八经的坐在课堂里。而且偶尔去旁听一两节课感觉英国的课堂秩序还有教学方式和中国很不一样,如果不考虑礼貌因素,学生可以随意打断老师讲课,而且课上老师也不能要求学生不要吃东西什么的,学生在下面也可以随便讲话,只要不影响他人就行。

听我这么一说,Jamie突然对中国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兴趣,问我在中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我告诉他中国的课堂上老师有权要求学生不得打断老师的讲话,不得私下说话,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不可以在课堂上吃饭喝水,如果有什么问题要举手,老师同意才能提问,否则只能等到下课私下和老师交流,而且最终学生要参加考试的,考试通不过往往就要重修。反过来说,学生在课后有权要求老师尽可能详细的给学生私下讲解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老师不能随意拒绝(不知道这是不是规定,反正我之前本科就读的大学的确是这样的)。如果是小学和中学,还会要求学生在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起立向老师问候。

Jamie的反应吓了我一跳,他大吼一声"That's excellent"。 我愣了半天,结结巴巴的问了一句"why?why you think that's excellent?"。我告诉他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样不好,有点扼杀学生的个性。Jamie很不以为然的说,这样当然很好,这是对老师的极大尊重,是应该被赞扬的,学生也只有带着这种尊重去听课才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他认为如果老师没有感觉到被尊重,就不会尽力去想怎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更有可能只是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我就问他,可是在英国似乎课堂上并不会有类似的规定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但是不也一样出了他这种牛人。他说,他从小就被要求对老师尽可能的尊重,否则他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现在他就是这样要求他自己的学生的(他带本校5门本科生专业课,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电磁学,电动力学和微积分)。

我很好奇,问他既然英国不管是习惯上还是规定上都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对老师表示足够的尊重,那他是用什么手段去管理他的课堂秩序的。他说他每次都会穿着很正式,然后从进教室门开始就板着脸从来不笑,进教室也不讲废话直接开始上课,如果有学生在下面私自讲话或者吃东西他就用凶狠的眼神盯着那个家伙直到那个家伙自己醒悟改正。说实话,我觉得要用"眼神杀人"这种方式来规范课堂秩序确实挺搞笑的,但是回头想想,确实在英国的习俗和规定中好像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在英国做老师也挺悲哀的。


既然是闲聊,那肯定不能避免聊着聊着就歪楼的情况。我跟他说,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就是英国这种"放鸭子"式的教育才能造就如此多的科学家,以人口比例来说似乎英国科学家要比中国多得多,因为科学家更需要创造性思维,而中国的学生被过于强调遵守规则,反而在创造性方面有所缺失。反过来说,中国学生经常被要求基于已有方法或思路去求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dominant factor),因此中国学生更容易被培养成工程师,按照某种既定思路或方法,稍加发展或延伸就能解决技术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西方媒体都说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在中国。Jamie对我的说法有点不以为然。他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发展关键不是科学家而是工程师,因为科学家的成果往往是全世界共享的,所以自己有和别人有没什么太大分别,而真正在商业和应用领域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工程师。这种观点我不太赞同,不过也觉得多少还是有点道理。

当然英国的工程师缺乏不光是因为基础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我和Jamie分析觉得也因为现在大部分白人的小孩不愿意去学太多枯燥的数学(当然在他眼里数学一点也不枯燥,数学是很amazing的东西),所以他猜英国下一代工程师应该大部分是华裔和印度裔移民,这点倒是和我在学校看到的情况差不多,白人大都选文科和商科,而理工科的移民后裔特别是印度裔比例要出很多很多。
在英国这些年,我感觉其实中国和英国应该具有相当的合作潜力,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群体,而英国则是公认的科学强于技术。英国人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甚至比在应用领域投入更大(特指政府投资,商业机构投资则相反)。而且英国人普遍对中国有一定好感,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想想也正常,设身处地的思考下,如果你身边有几个来自某国家的朋友,而且和这些朋友相处很好,你也不会对这个国家感觉太差。而且据我所知,英国的精英阶层,特别是学术界,相当倾向于和中国合作,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他们的科学设想转变为应用技术,甚至更进一步的推进其科学理论发展。在这些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眼里,对中国的技术禁运是相当扯淡的事情。不止一个国际学术巨牛对我提起过这种想法。在他们看来,中国会成为欧洲的竞争者,但是永远不会成为敌人,双方是可以携手发展的。只是限于那个让大部分欧洲人都很不爽的由美国主导的技术壁垒,欧洲国家只能偷偷摸摸的和中国进行技术合作。其实这点在航天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欧洲科学家对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任何成果都乐见其成,甚至会在私底下尽力推动该领域的合作,但是这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科学家也不能把这种合作堂而皇之的公开化,他们特别要注意对自己的政府回避某些"可能"应用于军事的技术。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BBC之类的媒体真的代表英国的民意。比如说BBC吧,其实很多时候其报导都让英国民众嗤之以鼻,都批得臭大街了,原因很简单,这些报导的漏洞太明显了,一看就是带有倾向性的。另外我还想说,其实英国人大都知道媒体都是有政治立场的。有一次我和英国同事说中国很多人认为西方如BBC之类的媒体在政治上都是中立的,结果那些同事都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我,最后有一个同事说,这怎么可能,只要任何媒体的老板有政治观点,那媒体就一定有政治立场。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修改公司邮箱的设置提高信件收发效率

原先一直在使用gmail的pop取信,但这种方式会依靠gmail服务器的取信时间,如果短时间频繁收发,这样的设置就会有明显不足。

通过和公司计算机管理员的沟通,现在在公司邮箱中设置邮件转发,在收到新的邮件后会直接转发到我的gmail邮箱中,这样新邮件会及时到达gmail,便于操作了。

公司的邮箱是采用TurboMail系统,在登录自己的邮箱后,在右上角的个人设置中选择转发设置,并在其中勾选启用转发,并输入需要转发的邮箱。

设置完毕后,通过其他邮箱向公司邮箱发送邮件,立刻就出现在自己的gmail邮箱中,查看邮件的抬头,仍然是公司邮箱,回复此邮件(这需要在gmail中设置邮箱别名),其他邮箱收件正常,会出现一个提示是由gmail邮箱代发。

目前这种情况,较之前要顺利的多。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很有意思的Evernote邮件发送技巧

刚刚通过邮件发笔记到evernote,就立刻接到了evernote的回复,很有意思的提醒邮件,里面列举了如何高效的发送evernote笔记邮件,如何在标题中添加导向,使邮件能将笔记准确的添加到相应的笔记本中,一定要摘抄下来。

原邮件我立刻转发到evernote中了,呵呵。

 

使用窍门:发送电子邮件到Evernote

你已经成功通过邮件发送了一条笔记到Evernote帐户。太棒了!
小窍门:Evernote可以根据邮件内容和标题自动添加标签并归档笔记本。只需要在个人设置中开启智能归档功能就可以啦。
除此之外,只需要在邮件标题上加一些简单信息,就可以发送笔记到指定的笔记本并为笔记加上标签,具体方法如下:
  • 指定笔记本:在标题栏后面加上@笔记本名称
  • 指定标签:在标题结尾加上#标签名称。只要是帐户里已有的标签就可以添加。
  • 设置提醒:在邮件标题添加半角叹号!,即可为笔记设置提醒。指定具体的提醒日期,可以使用格式!YYYY/MM/DD,例如!2013/06/01。你还可以在!后面加上英文的“明天”或“星期几”,设置相应的提醒时间。例如,!tomorrow,!tuesday)分别表示将提醒日期设置为明天和星期二。
请确定标题顺序如下:标题,提醒,笔记本名称,标签。注意,每个指令前面要加一个空格。
添加文字到一条已经存在的笔记,只需要在邮件标题最后加一个空格和“+”,邮件正文就会添加到与邮件标题相同的最新的笔记里。

标题范例:

Fwd:罗宋汤的做法 !2013/06/01 @菜谱 #汤 #牛肉 #法式"

Evernote团队
获取更多支持,请访问支持页面联系我们。
Evernote Corporation, 305 Walnut Street, Redwood City, CA 94063, USA
取消订阅

开始习惯用手机邮件发blog和笔记

blogger和ervernote的邮件发送功能很早就推出了,只不过我一直没习惯使用而已。但现在用邮件发blogger比较方便,于是想着要习惯来做这样的事。

开始的一两篇文字基本上会作为实习功能,了解发送方式的用途,渐渐会快起来吧?

比如说在邮件里加入照片之类的。

不过手机的邮件编辑还是不能像浏览器中一样,有些可惜了。

手机和平板下的谷歌输入法很有意思,特别是连笔和选键容错,这也大大加快了输入的效率,手指如飞也不是幻想了。原本不喜欢在屏幕上敲键盘,现在感觉还好。

点击发送,去看看效果。

北京的蓝天

北京很少能看到透亮的天空,即使是在郊外。但是今年的雨水比较多,雨后又逢多风的天气,就能意外碰到好天气。











2013年9月1日星期日

国内各种网盘的试用——腾讯微云篇

腾讯微云从营销上确实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10T的个人使用最高空间,这个对目前还在以G为计算单位,2位数为数量的国内网盘容量环境中,显得格外的突出,所以,在从鲜果上看到腾讯上线 10TB 免费云存储的文章,就立刻去注册帐号了。

经过三天多的使用,发现还是有一些使用上的不便捷,难道这就是“洗萝卜快了不下泥”的IT版?

问题一:客户端只能设置一个同步用的文件夹
腾讯微云作为个人使用的网络云盘,面对的应该也是个人计算机设备使用环境,但是在目前的软硬件条件下,我实在想不出来有谁的个人电脑能有用单个文件夹空间可以达到10T的,别说10T,1T的文件夹空间恐怕也很少见吧?
腾讯微云设置的同步文件夹只有一个,在目前的状态下,就必须做进一步的设置,首先,在客户端选择不完全同步,其次,通过网页版客户端上传同步文件夹意外的文件。
这还是只有一台PC安装客户端的情况,如果有多台设备,情况还要麻烦。

问题二:微云对文件数量做了限制
这个问题是昨天晚上发现的。我在上传我的个人文件(包括以往制作的网页源代码文件、我网页PSD文件、原图素材、个人收集的文章txt文档、以往的策划案等各类文档),总计约45G,昨天晚上出现同步错误,错误原因显示是文件数超过65535。重启客户端,重启电脑均无效,这才估计不是错误,而是微云设置的限制。上网查看,果然在微云吧里发现有人也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要比第一个问题更严重。在习惯了使用文件夹同步的dropbox之后,重来没有考虑过要限制网盘的文件数,而微云做出文件数量的限制,就逼迫用户不得不选择什么样的文件能上传,什么样的文件不能。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客户体验,尤其是在10T的网盘容量的对比下,65535的文件数实在是无法接受。难道微云只希望大家上传电影、音乐、软件等大尺寸文件?

问题三:微云相册只能由手机、移动端上传文件
微云相册确实不是同步用的。
这个相册的用途非常简单,就是将手机、平板等设备的照片上传到网络相册中,并通过客户端传送到PC上。这种传送仅仅作为单向、一次性传送,没有同步或其他功能。如果想将PC中的文件放入相册,OK,那要通过Web版微云,选择相册,然后再上传文件。通过客户端,也只有一个上传文件的按钮。操作太简单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问题四:客户端上传文件速度计算有问题
目前我在家中的网络是网通的ADSL光纤线路,带宽20M,正常情况下,上传速度为300KB/s,但是上传时间一长,这个计算就变得不再准确,周四晚上没关机,上传了一晚之后变成了900Kb/s,周五上传了8小时,变成了600Kb/s,而360安全卫士的网络显示,上传带宽仍然为3000Kb/s左右。

除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他方面都还不错,尤其是急速上传功能,自动分析文件在服务器端是否有相同的文件,如果有,直接在服务器端添加,不通过网络传送,这点真的不错。另外,web版的客户端操作也便利,反应速度很好。

其他还有很多的功能我没有尝试,比如文件夹上传,文件分享等。文件修改同步等。据百度微云吧里的帖子,现在因为大量的1T文件夹分享,各种刷子刷10T的空间,文件分享越来越受限制了。另外还有文件删除不顺利等等问题,还要等以后的使用中看是否有问题。


win8的应用

目前google和microsoft打架,win8的google应用都搞得非常糟糕,关键是没有官方应用,而且google不再开放端口给win8的邮件、联系人、日历应用,更是雪上加霜。